跳转至

Lecture 7. 半导体与 PN 结二极管

基本物理与化学知识

原子 atom

对于电荷(charge)来说,同性相斥异性相吸:unlike charges attract, like charges repel.

物质由原子构成,原子由 质子(proton)中子(neutron)电子(electron) 构成。质子和中子位于 原子核(Nucleus),具有 1 个 AMU 的质量;电子在原子核外,仅具有 1/1787 的 AMU 质量。

质子带电 $+e$,电子带电 $-e$,因此有多少质子就应该有多少电子(否则就带电了)。

原子核的直径是 $10^{-14} \operatorname{m}$ 的数量级,原子的直径是 $10^{-10} \operatorname{m}$ 的数量级。所以原子大部分空间被质量很小很小的电子占据了。

能级 energy level 与能带 energy band

能级又称能阶,是描述微观粒子体系可能存在的相对稳定状态下,所对应一系列不连续的、分立的且确定的“内在”能量值或状态。 能级理论则是一种解释原子核外电子运动轨道的理论。它认为电子只能在特定的、分立的轨道上运动,各个轨道上的电子具有分立的能量,这些能量值即为能级。

  • 对于原子,能级是离散的几个值
  • 对于固体,能级是离散的几个区间(能带):来自不同原子的价电子相互作用,导致能带的形成;带隙是不存在电子态的能量范围。

能带与导电性

固体的带隙的大小决定了材料的导电性能。绝缘体具有较大的带隙,这使得电子很难进入导带。半导体具有适中的带隙,使电子在一定条件下很容易被激发进入导带。金属具有重叠的能带,使电子能够自由移动并导电。

如图,对于绝缘体、导体、半导体,能带示意图分别如下。

  • 绝缘体需要很多能量才能导电
  • 导体需要一点点能量就可以导电
  • 半导体需要大约 $1\operatorname{eV}$ 的能量来导电

共价键 covalent bond

就是多个原子通过共享电子,达成稳定结构(如 2.8.8..)。

像氟原子,本身具有 9 个电子。两个氟原子共享一个电子,那么就都达成了 (2+8) 的稳定结构:$\text{F}_2$ 氟单质。

半导体:硅

半导体的 价(valence) 是 4。像硅元素,就具有 14 个电子(2+8+4),需要四个共价键才能形成八电子稳定结构。

对于硅单质(纯硅),它的结构长这样。所有电子都参与构成了共价键,不存在自由电子。因为不存在自由电子,电子无法轻松的自由移动,所以 硅单质的导电性很差

但是,对硅单质进行加热,可以让其中的一些 价电子(valence electron) 获得能量,突破束缚,变成 传导电子(conduction electron),可自由移动。因此,温度较高的硅单质,导电性会好一些。

半导体 N-Type 硅(加磷,多电子)

就是在纯硅里面加入一些磷元素。磷元素最外层是 5 个电子,相比硅元素可以提供更多的电子,从而增强导电性。

半导体 P-Type 硅(加硼,少电子,多洞洞)

就是在纯硅里面加入一些硼元素。硼元素最外层只有 3 个电子,相比硅元素变少了,于是就会产生一些“洞”,即该有电子却缺了电子的地方(带正电)。洞变多了,那么电子的移动也就变得容易了,于是导电性就变好了。

二极管

原理

在 n-type 硅与 p-type 硅的交汇处,二者会产生一些相互的抵消(depletion,多余的电子与多余的洞洞),于是就会形成 PN 结(pn-junction),也就是一种 diode(二极管)。

在中间这块区域,没有自由电子,没有洞洞,所以是不导电的。

那为什么说这是个单向导电的二极管呢?

因为假如通了电(方向对),那么,外部电源让把洞洞和电子重新挤在一起了,于是中间那块 不导电的区域(depletion region) 消失了,所以现在可以导电

但是假如反向通电,外部电源把洞洞和电子拆得更远了,于是中间 那块区域(depletion region) 反而变大了!更不导电了。

综上,这种二极管的 电流流向,应当是 P --> N

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

应用

  • 整流,把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(砍掉一半)
  • 电路保护,防止正负极接反导致的元件损坏
  • 逻辑运算,比如逻辑门的实现(CS220 有提到过)